九游娱乐平台:防疫手记土建与水利学院学生陈书婷:致食堂工作人员的一封感谢信
发布时间:2024-05-25 人浏览
开学这段时间以来,因为生病,我受到了来自学校、老师、尤其是食堂的叔叔阿姨们的关照,非常感动,想来想去,只能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段时间以来触动我的一些小事,聊表谢意。
去年年末,我因为重症急性胰腺炎,出院前被医生一再嘱咐要严格控制饮食,绝对禁食油脂和蛋白质,让受损的身体器官得到充分的恢复和休养。寒假要结束了,我的病还不见好转,妈妈把我送来上学前还很担心,担心我在学校买不到合适的食物,担心我乱吃东西导致没好全的病症再次复发。于是她跟工作单位请了长假,带上家里做饭的餐具,跟我一起来了济南,每天煮好从家里带来的玉米、红薯,中午、晚上给我送到学校门口。
总觉得这样对家里的消耗太大了,我每天都在想着怎么让妈妈放心地回家。于是每逢饭点,我就在食堂各层一圈一圈的绕,经过搜寻,欣园二楼卖冒菜的叔叔、羊汤隔壁窗口卖面条的阿姨、悦园一楼卖米线的叔叔、欣园三楼卖朝鲜面的阿姨等等,大部分人都愿意耐心地听我解释原因,按照我的要求,单独为我做了一些“特殊”的餐食。我每天拍给爸妈看,告诉他们我在学校也能吃得很好,我终于成功催妈妈回家去了。
因为要求麻烦又特殊,以至于去过一两次,在窗口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就都记住我了,往后再去,直接“刷脸”,他们就懂了我的需求,不用再去解释说明。等餐食的过程中,我还会跟他们聊天,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欣园三楼卖朝鲜面的阿姨了,每次去她都很热心地招呼我:“我给你多加点菜?”“汤够吗?还要加点吗?”“添点儿盐,味精能吃一点吗?加点调味料好吃一些”“上次吃得怎么样?菜是不是不够化,这次我给你多煮一会儿,煮烂一点啊”“以后一定注意身体啊,你还这么小,一定能恢复好的”……我笑着一遍遍道谢,每次说出口的只有“谢谢阿姨”“我很好,给你们添麻烦了”“你们辛苦了”,越来越觉得道谢的话已经因为说过千万遍而显得愈发苍白,无言之下,只有感激。
还有悦园一楼卖朝鲜面和米线的叔叔,他总会认真地听完我提出一堆繁多杂乱的要求,也不多问什么,把学生难以开口的疾病和忌讳当做自己的隐私一样闭口不谈——虽然我不介意,但还是非常感谢这位叔叔。每次接过“特制版”食物,我说“谢谢”,他都微微颔首对我一笑,下次再来时,他只轻轻问一句,“要米线还是什么?”,然后便不用我多解释,默契地抓菜起锅生火,给我做我要的特殊食物。
还记得有一次在悦园二楼买清汤米线的时候,我跟阿姨聊到“每次我来提食堂一些奇怪的要求,都能得到满足,叔叔阿姨们都好好啊。”阿姨边下米线边回复我说:“没事啊,又不是什么不正当的要求,生病嘛,没法子的事情,我们能照顾到的都会照顾到。学生有需求,我们就尽量满足。”我捧着煮好的清汤米线,手上和心里都觉得暖洋洋的。
最近又到了复诊的日子,按照疫情防控规定,我从医院回来后要去隔离点隔离。隔离餐,意味着大家都吃一样的盒饭。我都做好了一天三顿吃粥喝水的准备了,结果晚餐送来的是馒头小米粥和沃柑,还有一盒健康营养的轻食——四色水煮蔬菜铺在杂粮饭上,中间贴心地卧着一颗水煮蛋。我推门出去,工作人员拿着餐盒正准备敲下一间的房门,看到我出来,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。“这个是给我特别准备的吗?”“是啊,你看看还行吗?”“嗯嗯,鸡蛋还给你们,这个吃不了,别的都很好!谢谢啦!”“应该的,不客气。”
打开手机在齐园餐厅群问了问,任主任答复我说是食堂给我特殊准备的,还给我发过来另一位食堂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,告诉我有什么想吃的就发信息告诉她。当我在私信里反复向食堂的工作人员道谢时,齐园的任主任回复我一个笑脸,告诉我不用客气。
现在是4月5日的中午,刚吃完食堂送来的为我特殊制作的午饭,我郑重地写下这些文字。希望有机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后勤部门员工们的努力和奉献,让这份感恩及时回馈给他们,至于我自己,会永远记住这份来自学校、来自食堂的亲切关怀的。
防疫手记 文化传播学院辅导员许广义: 学工伉俪,并肩作战,用爱守护校园平安
【供稿单位:土建与水利学院作者:陈书婷编辑:新闻网工作室责任编辑:蒋晓涵 】
建议使用IE8.0以上浏览器和1366*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